咱先说第一招,倾听孩子的心声。初中的孩子那可是“小大人”了,心里头想法多着呢。我作为心理咨询师,每次都跟家长说,要像个超级有耐心的听众一样,好好听孩子说话。别一上来就打断人家,也别随便评判对错。比如说孩子回家抱怨学校老师或者同学,就让他们把心里的苦水都倒出来。这时候家长就说点“我懂你”“你肯定不开心了”之类的话,让孩子知道你在认真听,理解他们。
我给你们讲个事儿,有个孩子跟同桌闹矛盾,心情差得不行。回家跟他妈倾诉,他妈特别不耐烦地说:“这点破事儿有啥好说的,你就不能大方点儿。”结果这孩子之后再也不跟他妈说学校的事儿了。要是家长能好好听,孩子就觉得被尊重了,更乐意和家长交流,咱也能知道他们心里咋想的,给心理辅导开个好头。
第二招,尊重孩子的选择。好多时候孩子逆反,就是觉得自己没被尊重。他们都想独立,希望自己选啥都能被认可。所以在一些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上,家长就给孩子点自由空间。像孩子想选自己喜欢的衣服、发型,或者安排课余时间,只要没啥大问题,咱就尊重他们。
有个孩子想参加学校绘画社团,家长觉得学画画耽误学习,死活不同意。孩子跟家长大吵一架,变得越来越叛逆。后来家长发现自己做得不对,让孩子去了绘画社团。这孩子在社团里玩得可开心了,学习积极性都提高了。尊重孩子的选择,既能满足他们心理需求,还能让他们更自信、更有责任感。
第三招,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。家长可别老是高高在上跟孩子说话,得把他们当成朋友。沟通的时候别用命令的语气,用商量的口吻,像“你觉得周末这么安排咋样?”“你有啥好主意不?”这样孩子就觉得被平等对待了,更愿意和家长合作。
我认识一对父母,跟孩子约定每周开个“家庭会议”。在会上每个人都能说自己的想法,一起商量家里的事儿。孩子觉得自己在家庭里有发言权了,和父母关系也变好了。平等沟通能让孩子逆反情绪少点,更愿意听家长的话。
最后一招,引导孩子正确表达情绪。初中孩子情绪就像坐过山车,波动特别大,可能都不知道咋表达自己的情绪。家长就得教他们用合适的方式把感受说出来。孩子生气的时候,让他们运动、画画、写日记发泄一下。同时教他们用语言把情绪描述清楚,像“我生气了,因为你没遵守约定”,别光发脾气。
有个孩子脾气暴躁得很,一点小事就发火。家长引导他写日记记录情绪,他慢慢就学会控制情绪了。再遇到不开心的事儿,会先冷静下来,想想咋表达自己的感受。孩子能正确表达情绪,就能更好处理情绪问题,逆反行为也会少很多。
孩子初中逆反心理没那么可怕,家长们只要用心倾听、尊重、沟通、引导,就能帮孩子度过这个特殊时期。让咱们用爱和耐心,陪着孩子健康长大!你们都学会这些招了不?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