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先来说说倾听孩子的心声。好多时候,孩子不听咱的,是觉得咱根本不懂他们。咱总站在自己的角度,巴拉巴拉讲道理、提要求,完全没考虑孩子心里咋想、啥感受。所以,孩子不听话时,咱首先得听他们把心里话说出来。
找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,坐下来跟孩子好好唠唠。让孩子知道,咱是真心想知道他们咋想的。孩子说话时,咱就认真听,别打断,也别急着评判。用眼神和肢体语言表示咱在认真听,比如点点头、笑笑啥的。让孩子感觉到咱尊重、理解他们,这样他们才会更愿意敞开心扉。
就比如说,孩子最近老不想上学。咱可别一上来就说“上学是为你好,你必须去”,咱可以问问孩子:“宝贝,最近不想上学,是不是在学校碰到啥不开心的事儿啦?能跟我说说不?”说不定孩子会告诉你,是跟同学闹矛盾了,或者学习压力太大。咱了解了孩子的困扰,就能跟他们一起想办法解决,这样孩子可能就愿意听咱的建议了。
接着咱说说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。咱和孩子之间,可不能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命令与服从的关系,得是平等的朋友关系。跟孩子沟通时,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,别老拿“我是为你好”当借口,强迫孩子按咱的想法来。
和孩子意见不一样时,咱就一起讨论,把各自的理由说出来。让孩子知道,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。讨论的时候,引导孩子思考,帮他们分析问题的好坏。比如,孩子想买个很贵的玩具,咱觉得不太值。咱可以跟孩子说:“这玩具看着是挺好玩,但是有点贵。咱来想想,它的价格和能带给你的快乐是不是成正比呢?也许咱可以再看看其他性价比更高的玩具。”这样平等地和孩子交流,孩子会觉得咱是在跟他们一起商量事儿,不是在阻止他们,他们就更愿意接受咱的建议。
咱也要学会向孩子道歉。要是和孩子相处时,咱做错事儿了,别觉得不好意思,得勇敢承认错误。比如,咱误会孩子,冲他们发脾气了。事后,咱就真诚地跟孩子说:“宝贝,对不起,是我没了解清楚情况就批评你了,我错了。”这样不但不会降低咱在孩子心里的威信,反而会让孩子觉得咱是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,更尊重咱。
最后说说以身作则。孩子好多行为都是跟咱学的。咱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儿,却要求孩子去做,孩子肯定不听。所以,咱得以身作则,用实际行动给孩子树立个好榜样。
就像咱要求孩子每天早睡早起,可咱自己却经常熬夜玩手机。孩子看到了,就会觉得不公平,凭啥咱能熬夜,他们就不行。所以,咱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早睡早起,作息规律。孩子看到咱这么做,也会受影响,更愿意听咱的教导。
再比如说,咱希望孩子讲文明、懂礼貌。那咱在日常生活中,就得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。见到邻居主动打招呼,不说脏话,遵守公共秩序。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,自然而然就会学会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。
孩子不听咱话时,咱别急,更别打骂孩子。通过倾听孩子的心声、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和以身作则这些方法,慢慢开导孩子。相信只要咱用心去做,孩子会越来越愿意听咱的话,咱和孩子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好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