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先说说第一招,先放下“教育者”的身份,变成“观察者”。孩子闹脾气时,咱先暂停10秒,深呼吸,别老想着纠正他的错误,而是好奇他到底啥需求。问问自己,他为啥发火,是饿了、累了,还是被同学嘲笑想求安慰。也别光用嘴说,给孩子递杯温水,拍拍他肩膀,让他知道妈妈懂他委屈。
第二招,把“尊重”藏在生活细节里。孩子又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尊重,就跟学走路似的,得慢慢摸索。比如说孩子乱扔玩具,别训他“你这样不尊重妈妈辛苦”,咱换个说法“妈妈弯腰捡东西费劲,咱一起整理行不”;孩子打断说话,别喊“没大没小,等我说完”,可以说“你有急事?妈妈说完这句就听你说”;孩子顶嘴,别威胁“你再这样我揍你”,说“妈妈现在很生气,半小时后冷静了再聊”。
第三招,用“共情”代替“说教”。好多孩子不是不懂尊重,是被“应该尊重”的压力给逼得叛逆了。咱可以跟孩子说“妈妈小时候也讨厌被唠叨,当妈后才知道唠叨是担心”,或者“你生气想摔门,妈妈小时候也这样,深呼吸三次气就消一半”,还能问问“要是妈妈像你这么说话,你觉得被尊重不”。
第四招,设立“尊重”的边界,但别用“惩罚”。尊重可不是单方面妥协,得双向流动。咱得明确底线,像“你能生气,但不能打人”“你能有不同意见,但不能打断别人说话”。孩子乱丢衣服,第二天找不到校服,咱别急着送,让他尝尝不整理的后果。孩子有进步了,咱得及时夸,“今天你主动倒垃圾,妈妈心里暖乎乎的”。
第五招,最后的秘密武器,自我反思。孩子对母亲的态度,往往能看出家庭的相处模式。咱得问问自己,是不是老用“为你好”绑架孩子,是不是老习惯下命令而不是商量,在孩子面前有没有尊重他爸或者爷爷奶奶。
最后总结一下哈,尊重就像流动的河,不是死规矩。咱别老焦虑孩子不懂尊重,不如蹲下来跟孩子一起观察蚂蚁搬家、数星星、分享小秘密。当爱成了习惯,尊重自然就长出来啦!大家说说,你们平时遇到孩子不尊重自己的事儿,都是咋处理的呢?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