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来说第一个,别急着当法官,先当“情绪翻译官”。你家孩子要是摔门喊“不去学校”,可千万别急着说教。你就蹲下来,看着他们眼睛问:“今天发生啥事儿让你这么憋屈啦?”这就跟拆密码本似的,你能发现好多事儿。可能是课桌上橡皮被同学拿走了,数学卷子上红叉跟蜈蚣爬似的,或者更隐蔽点,他偷偷发现自己声音变粗了,又不敢跟别人说。叛逆期的孩子不是讨厌学习,就是怕露怯!
第二个,把“上学”变成“冒险游戏”。你就用孩子能懂的话跟他们说,像“听说今天生物课要解剖青蛙,你想当主刀医生还是助手呀?”把书包弄成“探险装备箱”,在文具盒里藏个纸条,写着“下午第三节课,操场梧桐树下有惊喜”。把知识当成通关密语,教室就是他们的城堡。有个妈妈把错题本做成“怪兽图鉴”,孩子天天都在“打败数学魔王”呢!
第三个,给叛逆期开个“情绪安全岛”。在客厅角落弄个“能量站”,靠垫堆成火山的样子,墙上贴满孩子画的涂鸦。孩子放学回来,让他对着空气打五分钟拳,或者把烦恼写在气球里扎破。有个爸爸发现儿子踢足球的时候话特多,就每周三下午陪他踢“故事球”,球滚到哪儿就讲哪段故事。
第四个,让学校生活“动起来”。别老盯着成绩单,问问孩子“这周你帮老师搬粉笔没?”“有人跟你借修正液不?”把上学变成社交闯关游戏。有个女孩因为老被借橡皮,成了“班级物资部长”;有个男孩发现帮值日生擦黑板能优先用篮球场。孩子找到自己的“校园坐标”,教室就不是牢笼啦!
第五个,家长先成为“情绪树洞”。孩子说“不想上学”,别着急反驳。你就说“听起来你像被困玻璃罩里了,是不?”然后讲讲你自己的事儿,“我初二的时候,因为个子矮被人叫‘土豆’,天天躲厕所哭……”用故事代替说教,你会发现叛逆期的孩子不是推开你,就是缺把打开心门的钥匙。
记住哈,每个不想上学的孩子,都在用叛逆写求救信呢!他们不是逃避,是在找自己的成长节奏。家长别老想着必须解决问题,蹲下来听听孩子那些带着愤怒的求助,你会发现,那些摔门走的脚步声,最后会变成轻轻敲门的声音哒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