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孩子的注意力就像小猫的尾巴,需要适当的牵引。记得有位四年级的男孩,每次英语课都像在参加马拉松,前半段还能跟着老师读单词,后半段就趴在桌上打瞌睡。家长发现孩子晚上总是熬夜打游戏,白天却对课堂毫无兴趣。后来我们调整了作息时间,把手机放在客厅,孩子反而在课堂上开始主动举手回答问题,仿佛换了个人。
有些孩子课堂不专注不是因为不认真,而是像被按了暂停键。有个五年级的女生,每次语文课都会突然站起来,说"老师,我想上厕所"。家长发现她其实早就在课间就想去,但总想等下课再走。后来我们建议她和老师沟通,把"想上厕所"换成"我需要去洗手间",孩子反而在课堂上更专注了。
教育不是简单的命令,而是需要理解孩子内心的节奏。有位家长发现孩子在课堂上总是摆弄文具,后来才知道孩子特别害怕被提问,每次老师点名都会紧张到手心出汗。我们建议她在课前和老师沟通,让老师先让其他同学回答问题,孩子逐渐找回了课堂的自信。
培养专注力就像种花,需要耐心和方法。有位爸爸尝试把孩子每天的作业时间分成三个小段,每段之间安排5分钟的休息。结果孩子在课堂上开始主动记笔记,回家做作业时也更有条理。原来孩子不是不想专注,而是需要更科学的节奏安排。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专注密码,有的需要动起来,有的需要静下来。有位老师分享,她发现班里有个孩子总在课堂上摆弄橡皮,后来允许他用橡皮做简单的数学题,孩子反而在课堂上表现得更专注。这说明专注力的培养需要找到适合孩子的切入点。
家长朋友们,当孩子课堂不专注时,不妨先问问自己:是不是把手机放在了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?是不是在孩子专注时打断了他?是不是把"必须听讲"变成了"不能分心"的命令?有时候,改变一个小小的习惯,就能打开孩子专注力的大门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