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捷搜索:  11 创业 11 11 11 11 手机

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怎么引导

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怎么引导

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遇到家长焦虑地问:“孩子最近总说不想上学,怎么办?”其实,厌学情绪就像一颗种子,可能悄悄埋在孩子日常生活的细节里,需要我们用心观察和温柔唤醒。

第一,别急着责备,先看看孩子是不是“被压垮”了

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怎么引导

小明的妈妈发现,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,作业本上写满了涂鸦。她以为是孩子调皮,直到一次家访中,老师透露小明在课堂上总是低着头,连老师点名都像在逃避。后来才知道,小明的数学成绩从班级前十跌到二十名,每次考试后都会被家长反复询问“有没有认真复习”,甚至被要求“每天做三套题”。孩子不是不想学,而是被学习压力压得喘不过气。

第二,把“学校”变成“探索乐园”,而不是“任务清单”

小红的爸爸发现,女儿对学校活动越来越抗拒,连运动会都不愿意参加。但后来他注意到,女儿偷偷在房间里画了很多校园风景,还夹杂着“我想当老师”的字样。原来,小红一直觉得课堂枯燥,老师讲课像在念经,而她渴望用画画表达对知识的兴趣。家长如果能发现孩子隐藏的热爱,或许能重新点燃他们的热情。比如,把数学题变成闯关游戏,用历史故事代替死记硬背,让孩子在“玩”中感受学习的趣味。

第三,别用“你必须努力”绑架孩子,试试“我陪你一起”

小刚的妈妈总说:“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,人家多优秀!”可小刚越来越沉默,甚至把课本撕碎丢进垃圾桶。后来她尝试换个方式,每天晚饭后和孩子一起散步,聊聊天,不再谈论成绩,而是问:“今天有没有什么让你觉得开心的事?”渐渐地,小刚开始分享他在美术课上画出的创意,甚至主动说:“妈妈,我想把数学公式编成小故事。”家长的焦虑往往会变成孩子的枷锁,而陪伴和倾听才是打开心门的钥匙。

第四,关注孩子的情绪,别只盯着“表现”

小雨的爸爸发现,女儿越来越爱发呆,书包里常藏着零食和漫画书。他以为是孩子贪玩,直到一次深夜聊天中,小雨哭着说:“我讨厌老师总说‘你不够努力’,但其实我努力了,只是成绩还是不好。”原来,孩子在课堂上压抑了自我价值感,把失败当成了对自己的否定。家长需要学会分辨孩子的情绪信号,比如频繁叹气、拒绝交流、沉迷电子设备,这些都可能是内心挣扎的外在表现。

第五,给孩子选择权,让他们成为“学习的主人”

小乐的妈妈总替孩子安排学习计划,连每天几点睡觉都规定得一清二楚。结果小乐越来越抗拒,甚至把书桌上的文具扔进垃圾桶。后来她尝试让孩子自己制定学习时间表,比如:“你想先背单词还是先做数学题?”孩子开始主动安排学习和休息,甚至把英语单词编成小歌谣。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,学习就不再是“被要求”,而是“我愿意”。

厌学情绪的背后,往往藏着孩子对成长的困惑、对自我认同的迷茫,甚至对人际关系的恐惧。家长需要做的不是强迫孩子改变,而是先成为他们的“观察者”和“支持者”。比如,发现孩子对某门学科特别抵触时,可以先问:“你对这门课有什么想法?”而不是直接说“你得好好学”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,只要我们愿意蹲下来,用理解代替指责,用陪伴代替控制,他们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。

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  • 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怎么引导
  • 高中生写作业离不开手机怎么办
  • 有了二胎大宝特别叛逆怎么办
  • 初中生物学不好怎么办
  • 中学生青春期与同学有矛盾怎么办
  • 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