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当老师夸孩子时,得把“谢谢”变成成长养料。你可以这么说:“张老师,您眼睛可真尖!上周孩子自己主动整理书桌了,看来是有进步的迹象啦!”(这是用具体例子夸孩子)“等孩子养成这个习惯后,我们打算用积分贴纸奖励他,您觉得学校能配合点啥办法不?”(这是寻求教育同盟)“您刚说孩子专注力提升了,是不是跟最近小组合作任务有关系呀?”(这是展现教育洞察力)
(二)当老师指出问题时,要把“抱歉”变成解题密码。你可以讲:“这情况我们在家也碰到过,孩子写作业老爱反复修改。”(这是建立教育共同体)“您看能不能先约定每天 15 分钟‘错误分析时间’呢?”(这是提供解决方案)“最近发现孩子睡前会说‘今天错题本上画了三个笑脸’,这种能看得见的反馈还挺管用。”(这是用积极面破题)
(三)当沟通陷入僵局时,得把“困惑”变成破冰契机。你可以说:“您刚说孩子社交退缩,让我想起上周孩子突然不想参加足球队了。”(这是建立情感共鸣)“要不咱做个 21 天观察记录?您负责记录课堂表现,我们记录家庭互动。”(这是创造合作场景)“最近我在看《非暴力沟通》,发现孩子说‘他们都不懂我’的时候,可能需要……”(这是展现学习型家长姿态)
(四)当需要深度沟通时,要把“汇报”变成成长剧场。你可以说:“上次您提到孩子课堂发言怯场,我们弄了个家庭小剧场……”(这是展示教育创意)“孩子把老师表扬的话写在‘战功本’上,现在每天睡前都要读三遍。”(这是制造教育惊喜)“最近发现个好玩的事儿——孩子总说‘像张老师那样讲’,看来偶像的力量真是太强大啦!”(这是激活教育榜样)
(五)当沟通成为日常时,要把“对话”变成成长日记。你可以讲:“您上次说的‘延迟满足’方法,我们改成‘闯关存钱罐’了……”(这是展现教育迭代)“孩子最近老问‘老师会不会看我的周记’,看来师生关系进入新阶段啦。”(这是捕捉教育契机)“整理这学期的家校沟通记录,发现孩子在……方面进步老明显了。”(这是构建成长叙事)
再给大家分享几个沟通心法:一是用“我们”替代“你们/他们”,比如说“我们发现孩子最近……”;二是用“或许”替代“但是”,就说“或许可以试试……”;三是用“观察到”替代“我觉得”,像“观察到孩子最近……”;四是用“成长档案”替代“问题清单”,定期弄个图文并茂的成长记录册。
家长沟通还有个小锦囊,准备 3 个口袋话题,像“最近发现孩子……”“您觉得这个习惯……”“我们尝试了……”。
学会这些话术和心法,家校沟通肯定顺顺当当,孩子也能更好地成长!大家赶紧试试吧!
最新评论